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地方性经济法规、规章起草、送审、颁发工作程序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5 08:32:20  浏览:820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地方性经济法规、规章起草、送审、颁发工作程序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福建省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地方性经济法规、规章起草、送审、颁发工作程序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福建省政府



省直各单位,福州、厦门市人民政府:
为了加强我省经济立法,进一步搞好地方性经济法规、规章的起草、送审和颁发工作,经研究决定颁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地方性经济法规、规章起草、送审、颁发工作程序的暂行规定》,以便使制定地方性经济法规工作有章可循。现将上述《暂行规定》发给你们,希遵照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地方性经济法规、规章起草、送审、颁发工作程序的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发挥政府机构在管理经济中制订并监督执行经济法规的职能作用,加快我省地方经济立法,提高经济法规、规章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对需经省人民政府审查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颁发的法规和由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经济法规、规章,均按本规定的工作程序办理。
第三条 地方性经济法规、规章的名称为:条例、规定(或暂行规定)、办法(或暂行办法)、细则等。

第二章 起 草
第四章 地方性经济法规、规章的起草单位,按照主管业务与法规、规章内容对口的原则确定。属于专业性法规、规章,由主管部门负责起草;属于同几个部门有直接关系的法规、规章,由主办单位牵头起草。
第五条 起草法规、规章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要符合国家宪法、法律、法令和各项方针、政策;
(二)要体现全局利益,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按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好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各方面的关系;
(三)法规、规章的条款必须是对人们有普遍的约束力,并普遍适用和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不是一时一事的行政措施;
(四)要认真调查研究,从我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考虑需要,又考虑可能,分别先、后、缓、急,合理安排,并注意法规的相互衔接和配套;
(五)语言要规范化。对允许做什么,怎么做,限制什么,不允许什么,都要讲得具体、明确。法规结构要严谨,表达要准确,文字要简明、易懂,不能冗长、烦琐;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六)起草时,要先在本部门内认真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对涉及有关部门的,要与有关部门充分协商,取得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意见。

第三章 送 审
第六条 省级各主管部门或市起草的法规、规章(主要指需以省政府名义提请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颁发的和需以省政府名义颁发的条文式的法规、规章),经认真研究定稿后,应由本部门或市领导签署,连同送审报告、起草说明(包括法律依据、参考资料和各方面意见、反映等,如
法规、规章草稿中有废除现有法规的内容,还应附上被废除法规的名称和条款)各一式十份送省政府经济法规研究中心办公室(以下简称法规中心办公室)。
第七条 法规中心办公室在接到各主管部门或市送来的法规、规章草稿后,应进行初审。如发现不符合本规定第六条各款规定的,应退回原起草单位修改或重新草拟。
第八条 法规中心办公室,对重要的地方性经济法规、规章(草稿),也可根据需要召集有关部门,进行研究、协调。
第九条 法规中心办公室负责初审的工作完成后,认为已经成熟的法规、规章草稿,应报省政府办公厅转报分管的副省长审批,并确定是否要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或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第十条 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在审议时,法规、规章起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到会作起草说明。
第十一条 对需要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规,由法q规中心办公室先同省人大法委会联系或在组织讨论、协调时,邀请省人大法委会派人参加,初步征求意见后,再由省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第四章 颁 发
第十二条 法规、规章的颁发,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以省政府名义颁发的:
1.根据国务院颁发的某项法规而制定的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
2.单项经济规章;
3.其它属于省政府职权范围内的规章。
(二)经省政府审查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颁发的:
1.根据全国人大颁发的法律而制定的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
2.涉及全省性的重要的地方法规;
3.厦门经济特区和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开放区的经济法规;
4.其他需要省人大(常委委)审议颁发的法规。
第十三条 凡经省政府或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由省政府颁发的法规、规章,均应以正式文件印发上报下达。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规定第三条规定以外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起草、送审和颁发的工作程序,参照本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1985年5月11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淮北市地方志工作管理办法

安徽省淮北市人民政府


淮北市地方志工作管理办法
淮政〔2008〕8号


  第一条 为规范地方志工作,发挥地方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地方志的组织编纂、管理、开发利用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地方志,包括市和县、区编纂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第四条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地方志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

  (二)拟定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

  (三)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和地方综合年鉴;
    
  (四)收集、整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

  (五)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

  (六)推动地方志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

  第六条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县、区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

  第七条 以市和县、区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分别由本级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编纂。

  第八条 按照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承担地方志编纂任务的单位(以下简称承编单位),应当明确具体承担地方志编纂工作的机构和人员,保障经费和办公条件,按时完成编纂任务。

  县、区地方志工作机构要逐步实现编纂工作现代化,要配备必要的设备,逐步开展地方志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第九条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以及承编单位应当建立地方志资料征集制度,通过查阅、摘抄、复制、购买等方式收集地方志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支持。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不符合档案开放条件的,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办理。

  地方志资料所有人或者持有人提供有关资料,可以获得适当报酬。地方志资料所有人或者持有人不得提供虚假资料。

  第十条 以市和县、区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列入规划的地方志书,实行志稿三审制,由本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专家依法审查,出具审查验收报告;审查验收合格的,方可以公开出版。

  县、区正式出版或内部出版的各类志书(包括年鉴),须送市地方志工作机构30部进行保存。

  第十一条 市综合年鉴经市人民政府或者其确定的部门批准,方可以公开出版;县、区综合年鉴经县、区人民政府批准,方可以公开出版。

  第十二条 已通过审查验收的地方志书和经批准的地方综合年鉴,未经原审查验收或者批准的机关同意不得擅自修改。

  第十三条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集中统一管理地方志资料和地方志文稿;承编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妥善保存在地方志编纂过程中收集到的地方志资料以及形成的地方志文稿,不得损毁;编纂工作完成后,依法及时移交本级国家档案馆或者方志馆保存、管理,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者出租、出让、转借。

  第十四条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积极开拓社会用志途径,可以通过网站、地情资料库等方式,加强地方志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第十五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查询、阅览、摘抄等方式利用方志馆收藏、展示的地方志文献和资料。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方志馆捐赠地方志资料。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地方志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市、县、区志书正式出版后,承编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应当支付稿酬的编辑工作人员支付稿酬。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八条和第九条规定,有关单位未按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完成编纂任务的,或拒绝提供资料或者故意提供虚假资料的,由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提请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 部门志、行业志、乡镇志、街道志的编纂,参照本办法执行。编纂方案报市或者县、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的,市或者县、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提供必要的指导、服务。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海关总署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将国内料、件运往境外加工等有关问题的批复

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将国内料、件运往境外加工等有关问题的批复
海关总署


汕头海关:
你关(87)汕关税字第7号《一九八六年税收分析报告》中第五部分第3点,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将在国内购买的原材料等运往境外加工后,复运进口再加工成产品外销的监管和征免税问题,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有关外商投资企业为履行产品出口合同,因国内对有关料、件的加工技术达不到要求而运往境外加工,加工后再行运进的,可以比照我署(86)署货字第1183号《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所需进口料件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转厂加工”的规定办理。即在有关料、件
进、出境时,海关凭产品出口合同、料、件在境外加工合同和有关单据验放,并在“登记手册”中登记核销,免征其进口关税和工商统一税。
上述出境加工的原材料,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复运进境,如发现有逃避出口许可证管理情事,用国外产品顶替进口的,或者逾期不复运进境的,应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以上,请研究办理。



1987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