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伊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伊春市人民政府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承办工作规则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4 08:21:12  浏览:980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伊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伊春市人民政府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承办工作规则的通知

黑龙江省伊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伊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伊春市人民政府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承办工作规则的通知

伊政办发〔2009〕1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林业局、厂、公司,市属、省属、中属企事业单位,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伊春市人民政府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承办工作规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三月十三日

伊春市人民政府
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承办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受理事项的办理工作,不断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办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受市长委托,办理市长专线电话(电子信箱)受理事项,负责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受理事项的日常办理工作。
第三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林业局,市政府有关部门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单位,作为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理工作网络成员单位,负责办理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交办的受理事项。
第四条 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受理事项办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按照市政府的决策、指令,对办理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各网络成员单位为执行处置部门;形成统一调度、配合协调、反应快速、高效运行的联动机制。
第五条 办理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受理事项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二)服务第一的原则;
(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
(四)依法行政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五)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原则。

第二章 受理范围

第六条 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受理事项包括:
(一)对政府工作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二)对我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管理、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对市政府有关政策及各部门工作职责、办事程序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四)对直接影响群众生活和工作的有关问题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五)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属于需要政府解决的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七条 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及网络成员单位对下列来电来信,不予受理:
(一)反映主体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无法核实的;
(二)未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的;
(三)属于民事、经济等个人问题,与政府职责无关的;
(四)不属政府管理职权范围的;
(五)已进入仲裁、司法程序的;
(六)已定性且实行终结处理的。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八条 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职责:
(一)负责做好省长信访电话(省长电子信箱)办公室以电话、发函、立案等方式交办的事项;
(二)负责做好群众来电来信记录、整理、分类、转办、协调、督查、反馈和归档工作,对可以答复来话人的事项及时答复;
(三)负责对每天接、处来电来信情况进行统计归类,并将处置情况汇总定期向市政府领导报告;
(四)负责对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网络成员单位工作的指导、协调、督办、检查、考核;
(五)负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定期编发《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通报》,为市政府领导处理专线电话、电子信件当好参谋助手;
(六)负责处理市政府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网络成员单位职责:
(一)负责承办并完成市政府及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交办转办的事项。对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交办转办件,要按批转意见进行办理,并在规定期限内把办理结果以正式文件形式报送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
(二)负责受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本地区、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工作及工作人员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及时解决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应由本地区、本部门或本单位负责处理的问题。
(三)定期向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报告工作情况。

第四章 工作程序

第十条 来电来信受理。
(一)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及网络成员单位接听人员接听电话态度要谦和、热情,使用规范用语,应答语言要简练、准确,树立良好的受话形象。
(二)来电来信接听接收人员须详细、准确地记录来电来信人的姓名、来电来信时间、联系地址、联系方法、反映的主要问题等。记录力求简明扼要、表意准确、文字通顺。对内容较为复杂的,可请来电来信人传真或寄送补充书面材料。
第十一条 对受理的来电来信进行分析、核实,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
(一)属于政策有明确规定的问题,应当立即给予答复,并简明记录答复处理情况。来电来信人需要书面回答的,应给予书面答复。
(二)属于某地区或某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形成办理意见,应按规定程序和方式迅速转交责任单位承办,并督促检查事项办理情况。
(三)属于比较紧急或重要的问题,填写《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呈报单》,呈报市长或分管副市长阅批,并按市领导批办意见转交责任单位承办。
(四)属于带有倾向性、苗头性,对局部或全局具有一定影响的重要问题,根据来信来电内容形成《情况专报》分别报市长、分管副市长或秘书长批示,转交责任部门承办。
(五)市政府领导交办的重要事项,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或网络成员单位要直接派人或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重点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 跟踪督办协调。
(一)凡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交办事项均列为政府督办事项。市长专线办公室通过电话交办的一般事项,承办单位必须在交办之日起3日内办结;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通过“网上信访系统”交办的事项,承办单位必须在交办之日起10日内办结,并报告办理结果。
(二)凡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通过《转办函》或其他书面形式交办的事项,承办单位必须在《转办函》规定时限内办结,并及时报告办理结果。因特殊情况在规定时限内不能办结的,承办单位要提前说明原因,以书面形式随时通报办理工作进展情况。
(三)紧急事项、特殊情况,承办单位应特事特办,立即处理,并随时报告办理情况。
第十三条 反馈与公布。为增加办理工作的透明度,区别不同情况,对办理结果予以反馈或公布:
(一)市政府领导批示的问题,办结后应立即向领导反馈办理结果。
(二)群众普遍关心或影响较大的问题,应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并定期向全市通报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理工作情况。

第五章 工作制度

第十四条 领导负责制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林业局,市政府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为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理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协助主要领导做好具体工作。
第十五条 日常工作专人负责制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林业局要成立县(市)区局长专线(县(市)区局长电子信箱)办公室,设立专门机构,机构规格应适当高配,同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做好专线电话(电子信箱)日常受理办理工作,并配齐配全办公所需设备;市政府各部门办公室作为承办责任部门,要指定一名政治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强的中层干部负责与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的衔接协调,做好日常具体工作。
第十六条 办理工作制度。各网络成员单位要依据本规则,建立健全日常工作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制,推进办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十七条 保密制度。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及各网络成员单位,在办理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受理、交办件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对涉及国家机密或党政部门的政策精神及不宜向社会公开的内容坚决不说,对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不利或无关的话坚决不讲,对来电来信人要求工作单位或姓名保密的,一定要尊重来电来信人的意愿,避免产生副作用。特别对揭发、控告电话来信,更要为反映人保密,防止出现打击报复事件。
第十八条 回访制度。各网络成员单位对办结的市长专线电话(电子信箱)交办事项要对来电来信人回访,征求意见,连同办理结果一并报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办公室。
第十九条 通报制度。每月办理市长专线(市长电子信箱)工作情况,要通过简报和媒体公开通报。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规则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工程建设重大安全事故快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建设部


关于工程建设重大安全事故快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建质安函[2005]46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建设系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快报工作的通知》(建办质[2003]23号)和《关于印发〈工程建设重大安全事故快报表单〉及填写说明的通知》(建办质[2005]24号),进一步做好2005年事故报告及统计分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按照时限要求进行事故上报

  凡发生重伤1人以上事故的,事故发生地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建设部。其中,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事故,1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建设部;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6小时内逐级上报至建设部,不得拖延报告或者将一段时间的事故集中上报。本次新升级的事故快报系统设置了“平均事故上报周期”指标(单位为小时),以评价各地通过系统上报事故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建设部将定期通过司函和网上公示等方式通报各地上报事故情况。

  二、严格按照新的快报表单进行事故上报

  自2005年5月1日起,各地应严格按照新的事故快报表单要求上报事故,并尽量将所有项目填写完全。根据快报系统设置,对于每起事故,各地应至少填写必填项目才能进行上报操作,对于其它不能立即填写的项目,应在10日之内续报完全。对于2005年1至4月份发生的事故,请各地按照新的事故快报表单在2005年6月30日前将数据补填完整后续报至建设部。续报时直接打开已上报的数据,补报新表单要求的项目数据即可(程序已将旧表单数据按新表单要求作了转换)。

  各地要高度重视事故报告工作,确保及时、规范上报事故。在使用新的快报表单上报事故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请及时与我司或技术支持部门联系。

  质量安全司联系人:张 强

  联系电话:010-58933920

  技术支持部门联系人:任淑芬

  联系电话:010-88018260转813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
二○○五年五月九日


开封市水源热泵供暖取水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封市水源热泵供暖取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汴政办[ 2011 ] 4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开封市水源热泵供暖取水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四十四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一一年五月十一日    


开封市水源热泵供暖取水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我市地下水资源,推广使用国家提倡的环保、低碳能源,解决我市集中供暖热源不足,满足居民供暖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河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26号)等法律法规,结合《开封市城区超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水源热泵供暖,是指以地下水为介质,通过水源热泵进行热量置换,实现由低温热能向高温热能转移达到供暖需求,并将热量转换后的地下水回灌至原取水层的供暖方式。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供暖所用的地下水,是指我市埋深在70-600米,水温在18-36℃之间的中、深层地下水。
第四条 水源热泵供暖取水(以下简称供暖取水)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科学论证,统筹规划、规模开发、严格管理。
第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供暖取水的监督、管理和供暖取水的调查论证工作。
第六条 供暖取水的建设项目,应当结合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供暖规划,坚持有序、可控开发利用,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原则。

第二章 申请和审批

第七条 在市区申请供暖取水的,由集中供暖企业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
各县申请供暖取水,由集中供暖企业向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申请供暖取水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论证报告书应当包括:取水水源、用水合理性、允许取水量、取水回灌率以及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等。
(三)供暖企业的特许经营许可证;
(四)利用水源热泵供暖设计施工方案;
(五)与第三者利害关系的相关说明;
(六)属于备案项目的,提供有关备案材料;
(七)其他有关资料。
第九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取水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予以受理;
(二)提交的材料不完备或者申请书内容填注不明的,通知申请人补正;
(三)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告知申请人向有受理权限的机关提出申请。
申请人应在接到补正通知之日起7日内补正,逾期不补正的,其取水许可申请无效。
第十条 要严格控制取用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确有必要取用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的,在申请人提出取水申请后,审批机关应当征求城乡规划部门的意见,城乡规划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并转送审批机关。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批机关不予批准,并在作出不批准的决定时,书面告知申请人不批准的理由和依据:
(一)在地下水禁采区的;
(二)可能对水功能区水域使用功能造成影响的;
(三)可能对第三者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产生重大损害、影响的;
(四)集中供暖企业供暖管网已覆盖区域内的;
(五)不符合城市供暖规划要求的;
(六)申请单位没有供暖特许经营许可证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市、县区域内申请供暖取水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河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26号)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批准,予以批准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签发取水申请批准文件。

第三章 建设施工管理

第十三条 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供暖取水项目的建设和使用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申请人在取得取水申请批准文件后,方可开工建设,并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第十五条 利用水源热泵供暖,开凿取水井,取水井间距不得低于200米。
第十六条 利用水源热泵供暖,开凿取水井,必须按照不得低于1:4的比例开凿回灌井,回灌井必须同深同层,防止渗漏、串层,回灌率不得低于98%。
第十七条 在取水工程竣工并试运行30日后,申请人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报送以下材料,申请核发取水许可证:
(一)建设项目的批准或者核准文件;
(二)取水申请批准文件;
(三)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建设和试运行情况;
(四)取水计量设施的计量认证情况;
(五)节水设施的建设和试运行情况;
(六)污水处理措施落实情况;
(七)试运行期间的取水、退水监测结果。
审批机关应当自收到前款规定的有关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对取水工程或者设施进行现场核验,出具验收意见;对验收合格的,应当核发取水许可证。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供暖取水必须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实行计划用水制度。
第十九条 供暖取水必须按照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安装计量设施,并按照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按时足额缴纳水资源费。
第二十条 供暖取、回水井设施需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指派专职人员对设施进行管理和保护,防止出现破坏、污染地下水资源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为防止水层污染,供暖所用取水井,必须实行全封闭回灌开采。严格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回灌方案进行回灌。
第二十二条 对废弃的水源热泵供暖取水井,取水单位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申报,并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下按照相关规定实施封闭,不得擅自启用。
第二十三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供暖取水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用水单位应当给予配合,对拒不接受监督检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供暖取水的建设项目,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质、水温、水位实行监测制度。用水单位应当每月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运行记录和监测报告,发现异常现象的,应当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利用水源热泵供暖取水,需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的,依照矿产资源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