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律师责任界限在哪里?/赵宏瑞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5:46:16  浏览:811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律师责任界限在哪里?

作者:赵宏瑞 徐海凌


前不久,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因为给一个企业提供法律意见而被法院判罚800万元,这一天价的赔偿额对律师的企业顾问业务又一次敲响了警钟。在诉讼过程中,企业作为原告怒气冲天,100万元的咨询费打了水漂,结果还是损失了一个亿;律师也大倒苦水,认为自己没有过错,尽到了注意义务,不该承担这么大的法律责任。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律师责任界限问题:律师对哪些事项负有赔偿责任,对哪些事项免责?

企业风险的一种是来自企业领导层的决策,而企业的决策过程往往是“客观事实基础”与“领导艺术”的综合体现。律师法律风险预测和顾问提供的只是管理者决策基础的一部分客观事实。律师法律服务的目的是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及时、合法、科学、准确的法律依据,而律师法律意见的合理应用则属于企业领导层的权力范围。所以,即使企业经营风险与法律咨询事项有关,企业也应该“反躬自思”:是不是自己的决策出了错?企业发生了实际损失时,企业经营者应当首先甄别责任,及时分清是律师的顾问责任,还是具体执行层的执行责任或者企业决策层的决策责任,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再依法追究。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律师执业必须恪守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因律师过错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应当承当相应的赔偿责任。专家将律师具体的违法行为表现为八个方面:⑴超越委托代理权限。比如在没有取得当事人授权的情况下自作主张接受了对方的和解协议。 ⑵遗失、损坏重要证据。这是非常明显的失职行为,但很多中小型律师事务所因为档案管理不善,经常出现这样的失误。要知道,“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所以,证据的遗失就预告了官司的失败。⑶应当收集证据而没有收集。这一事物的责任和上一条同样重大,但在判断方面要法官作更多的平衡。⑷因主观过错超过诉讼期限。一过诉讼时效,起诉就失去了意义,律师犯这样的失误是难逃其责的。⑸(不是因为专业水平)不能正确主张权利或出具正确的法律意见书。如因为重大过失没有对应该考虑的法律事项进行合理的分析,也没有提出适当的法律警示,致使企业损失惨重。⑹无故拖延或不依法履行职责。⑺泄露委托人的秘密或者隐私。⑻其他应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

从以上的罗列可以发现,律师的绝大部分失职行为都是很容易发现和判断的,只有第五条会产生争议。而前不久北京的巨额律师赔偿案涉及大的恰恰是这方面的争议,所以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在这个时候,法官的意见就非常重要,他必须客观地评价律师的法律顾问活动,判断律师不能出具正确的法律意见是因为业务水平还是主观失误,最后再决定在该案中律师责任的具体界限。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评估工作安排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评估工作安排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劳社培就司函(2000)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做好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评估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评估原则。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评估,既要全面反映市场载体建设情况,又要突出信息网络建设、规范市场管理、拓展服务功能、为下岗职工服务四项重点工作。通过评估,找出差距,明确方向,进一步推动劳动力市场建设。
二、评估方式。评估采取试点城市自我评估与省级检查、部级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试点城市自评。各试点城市按照《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方案要点》(劳社部发〔1999〕1号)、《试点城市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评估标准》(劳社培就司发〔1999〕66号)和试点工作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全面自查,在逐条逐项对照检查后,据实写出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两年来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2.按照“评估标准”确定的各项要求,逐条检查完成情况,并说明未完成项目的原因;
3.主要经验和体会;
4.当前劳动力市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二)省级组织检查。在各试点城市自评的基础上,由试点城市所在省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检查。检查采取听取城市自评工作汇报,实地检查市场建设情况,检查基础台账,查验有关文档,由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信息网络联通的演示;同时,随机抽查20名求职者和20家用人单位,征求其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意见。在检查结束后,填写《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评估表》,同时对全省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完成全省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总结报告。
省级劳动保障部门根据检查结果,推荐1~2个先进城市,3~4个优秀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在全国进行推广。
(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抽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各地检查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对部分试点城市进行抽查。
三、时间安排
1.2001年1月底前,各试点城市完成自评工作,并向省级劳动保障部门报送自我评估报告。
2.2001年3月底前,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完成检查工作和全省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工作总结。并将各试点城市自评报告、《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评估表》、全省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总结报告、推荐的先进典型及相关材料(各报告均一式五份),报部培训就业司。
3.2001年1~5月,部有关司局组织有关人员对部分试点城市进行抽查。
试点评估是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重要措施,各地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试点工作指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对试点评估工作的领导,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按照部里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制定具体的评估措施和办法,严密组织,确保评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按时完成评估工作。
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评估表
一、基础建设情况(计25分)
---------------------------------------------
| | | | |评分办法(每一评分项目,全部 | |
|内|序 | |标 |达到要求的给分,部分达到或未 | 检查评估 |
|容|号 | 目标 |准 |达到要求的,不给分) | |
| | | |分 |------------------|------|
| | | | | |分| |得|
| | | | | 评分项目 | |扣分原因| |
| | | | | |值| |分|
|-|--|---------|--|----------------|-|----|-|

| | | | |市区公共职介机构有固定的场 | | | |
| | | | | |1| | |
| | | | |所 | | | |
| | | | |----------------|-|----|-|
| | | | |场所内设施满足实际需要,功 | | | |
| |1 |服务机构合理 | | |1| | |
| | |布局 |3 |能区域设置科学合理 | | | |
| | | | |----------------|-|----|-|
| | | | |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经办机构 | | | |
| | | | |合理布局,形成方便群众服务 |1| | |
|机| | | |社会的管理服务网络 | | | |
|构|--|---------|--|----------------|-|----|-|
|建| |职能明确,工 | |管理与服务职能明确 |1| | |
|设|2 |作协调,人员 | |----------------|-|----|-|
| | |落实 |3 |管理与服务有专门人员 |1| | |
| | | | |----------------|-|----|-|
| | | | |管理与服务工作协调 |1| | |
| |--|---------|--|----------------|-|----|-|
| | |各项管理与服 | |各项规章制度 |1| | |
| | |务规章制度按 | |----------------|-|----|-|
| |3 |要求在场所公 |3 |服务标准和规范 |1| | |
| | |示 | |----------------|-|----|-|
| | | | |投诉(举报)电话 |1| | |
---------------------------------------------

---------------------------------------------
| | | | |评分办法(每一评分项目,全部 | |
|内|序 | |标 |达到要求的给分,部分达到或未 | 检查评估 |
|容|号 | 目标 |准 |达到要求的,不给分) | |
| | | |分 |------------------|------|
| | | | | |分| |得|
| | | | | 评分项目 | |扣分原因| |
| | | | | |值| |分|
|-|--|---------|--|----------------|-|----|-|
| | | | |成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市场建 | | | |
| | | | | |1| | |
| | | | |设领导小组 | | | |
| | |组织落实方案 | |----------------|-|----|-|
| |4 |明确 |3 |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1| | |
| | | | |----------------|-|----|-|
| | | | |按要求组织实施并取得效果 |1| | |
| |--|---------|--|----------------|-|----|-|
| | | | |职业介绍机构名称规范 |1| | |
| |--|---------|--|----------------|-|----|-|
| | | | |区县以上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统 | | | |
| |5 | |2 | |1| | |
| | | | |一标志 | | | |
| |--|---------|--|----------------|-|----|-|

| | |建立工作人员岗 | |建立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服务 | | | |
| |6 |位职责和服务规 | |规范 |1| | |
|工| |范,并经过培训 |2 |----------------|-|----|-|
|作| |达到要求 | |工作人员经过培训符合要求 |1| | |
|建|--|---------|--|----------------|-|----|-|
|设| | | |列入财政预算 |2| | |
| | | | |----------------|-|----|-|
| | | | |列入预算并能正常拨付 |2| | |
| | | | |----------------|-|----|-|
| | | | |按规定专款专用 |2| | |
| | |市场建设有稳 | |----------------|-|----|-|
| | |定资金来源, | |按规定标准收费和使用收费票据 |2| | |
| |7 |有完善财务管 |9 |----------------|-|----|-|
| | |理制度,资金 | |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使用效果好 |1| | |
| | |使用效果好 | |----------------|--------|
| | | | | 1999年资金 |2000年资金 |
| | | | |----------------|--------|
| | | | |总额| 财政拨款 |总额|财政拨款 |
| | | | |--|-------------|--|-----|
| | | | | | | | |
---------------------------------------------

二、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计50分)
---------------------------------------------
| | | | |评分办法(每一评分项目,全部 | |
|内|序 | |标 |达到要求的给分,部分达到或未 | 检查评估 |
|容|号 | 目标 |准 |达到要求的,不给分) | |
| | | |分 |------------------|------|
| | | | | |分| |得|
| | | | | 评分项目 | |扣分原因| |
| | | | | |值| |分|
|-|--|---------|--|----------------|-|----|-|
| | | | |市区公共职介机构前台服务使 | | | |
| | |前台服务使用 | |用计算机 |1| | |
| |1 |计算机 |2 |----------------|-|----|-|
| | | | |市区失业保险前台服务使用计 | | | |
| | | | |算机 |1| | |
|网|--|---------|--|----------------|-|----|-|
|络| | | |建成市级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 | | |
|建| |构成计算机网 | |中心 |3| | |
|设|2 |络 |5 |----------------|-|----|-|
| | | | |2个以上区(县)建成局域网 |2| | |
| |--|---------|--|----------------|-|----|-|
| | | | |同城区实时联网4分,同城区 | | | |
| | |实现劳动力市 | |其它方式联网2分 |4| | |
| |3 |场网络联接 |6 |----------------|-|----|-|
| | | | |市职介中心与县职介所联网 |2| | |
|-|--|---------|--|----------------|-|----|-|

| | | | |市网络中心专职计算机工作人 | | | |
| | | | |员不少于2人 |1| | |
| | |网络中心有专 | |----------------|-|----|-|
|技| |职计算机工作 | |前台服务人员参加不少于10天/ | | | |
|术|4 |人员,并经过 |3 |人的计算机使用操作培训,熟 |1| | |
|队| |相关计算机知 | |练运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 | | | |
|伍| |识和操作培训 | |----------------|-|----|-|
| | | | |系统管理员不少于30天/人的计 | | | |
| | | | |算机知识培训 |1| | |
|-|--|---------|--|----------------|-|----|-|
| | | | |制定信息采集、上网、修改、 | | | |
| | |制定信息网运 | |维护、发布、使用及信息网运 |1| | |
| |5 |行管理规则 |2 |行管理规则 | | | |
| | | | |----------------|-|----|-|
|信| | | |有监督检查措施 |1| | |
|息|--|---------|--|----------------|-|----|-|
|和| | | |建立信息收集人员队伍 |1| | |
|规| | | |----------------|-|----|-|
|则| |多渠道、多途 | |市中心职业介绍机构平均每天 | | | |
| |6 |径收集空岗信 |6 |提供有效空岗不少于100个 |3| | |
| | |息 | |----------------|-|----|-|
| | | | |区、县职业介绍所平均每天提 | | | |
| | | | |供有效空岗不少于50个 |2| | |
---------------------------------------------

---------------------------------------------
| | | | |评分办法(每一评分项目,全部 | |
|内|序 | |标 |达到要求的给分,部分达到或未 | 检查评估 |
|容|号 | 目标 |准 |达到要求的,不给分) | |
| | | |分 |------------------|------|
| | | | | |分| |得|
| | | | | 评分项目 | |扣分原因| |
| | | | | |值| |分|
|-|--|---------|--|----------------|-|----|-|
| | | | |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资源数据库 |2| | |
| |7 |加强劳动力资 |4 |----------------|-|----|-|
| | |源信息管理 |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纳入劳动力 | | | |
| | | | |资源库统一管理 |2| | |
| |--|---------|--|----------------|-|----|-|
| | | | |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发布有关 | | | |
| | | | |制度 |1| | |
| | | | |----------------|-|----|-|
| | |建立劳动力市 | |通过报纸、电视、电台、信息栏 | | | |
| |8 |场信息公开发 |5 |等多种形式发布职业供求信息 |1| | |
| | |布系统 | |----------------|-|----|-|
| | | | |发布职业培训信息 |1| | |
| | | | |----------------|-|----|-|
| | | | |发布相关就业服务项目信息 |1| | |
| | | | |----------------|-|----|-|
| | | | |发布劳动就业政策法规 |1| | |
| |--|---------|--|----------------|-|----|-|

| | | | |职业供求信息市内联网并在市 | | | |
| | | | |内实现共享 |2| | |
| | |劳动力市场职业 | |----------------|-|----|-|
|运| |供求信息、失业 | |失业人员管理信息市内联网 |2| | |
|行| |人员管理信息、 | |----------------|-|----|-|
|情| |失业保险基金收 | |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和失业金发 | | | |
|况|9 |支和保险金发放 |10|放信息市内联网 |2| | |
| | |信息、职业培训 | |----------------|-|----|-|
| | |信息、工资价位 | |职业培训信息市内联网 |2| | |
| | |信息市内联网 | |----------------|-|----|-|
| | | | |工资价位信息市内联网 |2| | |
| |--|---------|--|----------------|-|----|-|
| | |建立劳动力市 | |建立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 | | | |
| | |场职业供求状 | |分析报告制度 |2| | |
| |10|况分析报告制 |4 |----------------|-|----|-|
| | |度定期向社会 | |定期向社会公布劳动力市场职 | | | |
| | |公布报告结果 | |业供求状况 |2| | |
| |--|---------|--|----------------|-|----|-|
| | | | |按要求向省、部监测中心传报 | | | |
| | |按要求向省、 | |劳动力市场季度报告 |2| | |
| |11|部监测中心传 |3 |----------------|-|----|-|
| | |报有关信息 | |按要求通过电子邮件向省、部 | | | |
| | | | |监测中心传报劳动力市场综合 |1| | |
| | | | |月报和季度报告 | | | |
---------------------------------------------

三、市场管理(计25分)
---------------------------------------------
| | | | |评分办法(每一评分项目,全部 | |
|内|序 | |标 |达到要求的给分,部分达到或未 | 检查评估 |
|容|号 | 目标 |准 |达到要求的,不给分) | |
| | | |分 |------------------|------|
| | | | | |分| |得|
| | | | | 评分项目 | |扣分原因| |
| | | | | |值| |分|
|-|--|---------|--|----------------|-|----|-|
| | |制定和出台劳 | |省、市人大或政府出台劳动力 | | | |
| |1 |动力市场管理 |4 |市场管理的法规或规章3分, |4| | |
|法| |的法律法规 | |劳动保障部门出台劳动力市场 | | | |
|规| | | |管理的规章1分 | | | |
|建|--|---------|--|----------------|-|----|-|
|设| | | |制定并实行空岗报告制度 |1| | |
| | | | |----------------|-|----|-|
| | |制定和实施各 | |制定并实行招聘广告审批制度 |1| | |
| |2 |种劳动力市场 |5 |----------------|-|----|-|
| | |管理制度 | |全面实行职业介绍行政许可证制度 |2| | |
| | | | |----------------|-|----|-|
| | | | |制定并实行录用登记备案制度 |1| | |
|-|--|---------|--|----------------|-|----|-|

| | | | |在公共职介场所公示需持证上 | | | |
| | | | |岗的工种岗位 |1| | |
| | |执行就业准入 | |----------------|-|----|-|
|执|3 |制度 |3 |在招聘表中明确有持证上岗要求 |1| | |
|行| | | |----------------|-|----|-|
|政| | | |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就业准 | | | |
|策| | | |入制度 |1| | |
| |--|---------|--|----------------|-|----|-|
| | | | |未经劳动预备制培训的,不介 | | | |
| | |执行劳动预备 | |绍就业 |1| | |
| |4 |制度 |3 |----------------|-|----|-|
| | | | |推荐相关人员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 |2| | |
|-|--|---------|--|----------------|-|----|-|
| | | | |建立定期检查、台账报表、联系指 | | | |
| | | | |导、年度审核等日常管理制度 |1| | |
| | | | |----------------|-|----|-|
| | | | |职业介绍机构证照齐全服务规范 |1| | |
| | |加强对劳动力 | |----------------|-|----|-|
| |5 |市场管理,市 |6 |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采取专门 | | | |
|管| |场秩序良好 | |措施进行整顿效果好 |1| | |
|理| | | |----------------|-|----|-|
|措| | | |对违规机构进行了严肃处理 |2| | |
|施| | | |----------------|-|----|-|
| | | | |市场整顿与规范服务相结合, | | | |
| | | | |市场秩序好 |1| | |
| |--|---------|--|----------------|-|----|-|
| | | | |建立劳动力市场管理监督保证体系 |1| | |
| | | | |----------------|-|----|-|
| | |形式多样地开 | |投诉及举报案件及时处理 |2| | |
| |6 |展监督检查 |4 |----------------|-|----|-|
| | | |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 | | |
| | | | |求职者对非法职介机构的鉴别 |1| | |
| | | | |能力较强 | | | |
---------------------------------------------

四、就业服务与失业保险(计80分)
---------------------------------------------
| | | | |评分办法(每一评分项目,全部 | |
|内|序 | |标 |达到要求的给分,部分达到或未 | 检查评估 |
|容|号 | 目标 |准 |达到要求的,不给分) | |
| | | |分 |------------------|------|
| | | | | |分| |得|
| | | | | 评分项目 | |扣分原因| |
| | | | | |值| |分|
|-|--|---------|--|----------------|-|----|-|
| | | | |服务态度好热情周到用语文明 |1| | |
| | | | |----------------|-|----|-|
| | |服务意识强, | |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跟踪服务 |1| | |
| |1 |态度好,服务 |4 |----------------|-|----|-|
| | |规范 | |开展创业培训 |1| | |
| | | | |----------------|-|----|-|
| | | | |实行首问直接服务制 |1| | |
| |--|---------|--|----------------|-|----|-|
| | | | |设立职业指导区 |1| | |
| | |开展职业指导 | |----------------|-|----|-|
| |2 |服务 |4 |配备专门职业指导人员 |2| | |
| | | | |----------------|-|----|-|
| | | | |职业指导服务效果好 |1| | |
| |--|---------|--|----------------|-|----|-|
| | | | |制定了有关制度或办法 |1| | |
| | |拓展服务项目, | |----------------|-|----|-|
| |3 |开展劳动保障 |5 |开展档案托管业务 |2| | |
|创| |事务代理服务 | |----------------|-|----|-|
|新| | | |开展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 |2| | |
|服|--|---------|--|----------------|-|----|-|
|务| | | |工资价位制度建设列入市场建 | | | |
| | | | |设工作目标 |2| | |
| | | | |----------------|-|----|-|

| | | | |制定工资价位建设工作规划、 | | | |
| | | | |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 |4| | |
| | | | |----------------|-|----|-|
| | | | |按部要求进行统计调查 |5| | |
| | | | |----------------|-|----|-|
| | |开展劳动力市 | |调查岗位、工种齐全,涵盖本地 | | | |
| |4 |场工资指导价 |28|区主要行业和各经济类型企业 |4| | |
| | |位工作 | |----------------|-|----|-|
| | | | |按要求制定工资指导价位 |5| | |
| | | | |----------------|-|----|-|
| | | | |工资价位按要求在公共职介机 | | | |
| | | | |构及时公布,公布形式醒目、 |6| | |
| | | | |多样化 | | | |
| | | | |----------------|-|----|-|
| | | | |及时收集社会各方面对发布的 | | | |
| | | | |工资价位的反映 |2| | |
---------------------------------------------

---------------------------------------------
| | | | |评分办法(每一评分项目,全部 | |
|内|序 | |标 |达到要求的给分,部分达到或未 | 检查评估 |
|容|号 | 目标 |准 |达到要求的,不给分) | |
| | | |分 |------------------|------|
| | | | | |分| |得|
| | | | | 评分项目 | |扣分原因| |
| | | | | |值| |分|
|-|--|---------|--|----------------|-|----|-|
| | | | |设立专门窗口 |1| | |
| | | | |----------------|-|----|-|
| | | | |配备专门人员为下岗职工服务 |1| | |
| | |对下岗职工服 | |----------------|-|----|-|
| |5 |务有目标,有 |4 |制定实施为下岗职工服务的办 | | | |
| | |手段 | |法或目标 |1| | |
| | | | |----------------|-|----|-|
|为| | | |建立定期或不定期与企业再就 | | | |
|下| | | |业服务中心联系有关制度或办 |1| | |
|岗| | | |法 | | | |
|职|--|---------|--|----------------|-|----|-|
|工| | | |实施承诺制服务 |1| | |
|服| | | |----------------|-|----|-|
|务| | | |组织专门为下岗职工服务的招 | | | |
| | | | |聘洽谈会 |1| | |
| | |对下岗职工服 | |----------------|-|----|-|
| |6 |务有专门措施 |4 |对下岗职工实行免费职业介绍、 | | | |
| | | | |职业指导服务 |1| | |
| | | | |----------------|-|----|-|
| | | | |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中的困 | | | |
| | | | |难群体实行免费专门服务,有 |1| | |
| | | | |具体措施 | | | |
|-|--|---------|--|----------------|-|----|-|

| | | | |至少为每名下岗职工提供3次 | | | |
| | | | |就业信息服务 |1| | |
| | | | |----------------|-|----|-|
| | | | |年至少为每名下岗职工提供1 | | | |
| | | |3 |次职业指导服务 |1| | |
|为| | | |----------------|-|----|-|
|下| |全面落实“131”| |为自愿参加技能培训的下岗职 | | | |
|岗|7 |服务,有措施, | |工提供免费或部分免费培训机 |1| | |
|职| |有办法,有效 | |会 | | | |
|工| |果 |--|----------------|-|----|-|
|服| | | |职业介绍成功率达35%以上 |2| | |
|务| | | |----------------|-|----|-|
| | | | |当年下岗职工出中心再就业人 | | | |
| | | |6 |数大于新增下岗职工人数 |2| | |
| | | | |----------------|-|----|-|
| | | | |在公共职介机构登记求职的下 | | | |
| | | | |岗职工再就业率达80%以上 |2| | |
---------------------------------------------

---------------------------------------------
| | | | |评分办法(每一评分项目,全部 | |
|内|序 | |标 |达到要求的给分,部分达到或未 | 检查评估 |
|容|号 | 目标 |准 |达到要求的,不给分) | |
| | | |分 |------------------|------|
| | | | | |分| |得|
| | | | | 评分项目 | |扣分原因| |
| | | | | |值| |分|
|-|--|---------|--|----------------|-|----|-|
| | | | |完成部覆盖面计划90%以上3 | | | |
| | | | |分,完成部覆盖面计划95%以 |5| | |
| | | | |上5分 | | | |
| | | | |----------------|-|----|-|
| | | | |完成省市基金收入计划90%以 | | | |
| | | | |上3分,完成省市基金收入计 |5| | |
| | | | |划95%以上5分 | | | |
|失| |完成扩面征缴 | |----------------|-|----|-|
|业|8 |任务,实行新 |20| | | | |
|保| |制度,管理工 | |失业保险金及时发放 |2| | |
|险| |作效率高 | | | | | |
| | | | |----------------|-|----|-|
| | | | |执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基金 | | | |
| | | | | |2| | |
| | | | |财务会计核算电算化 | | | |
|规| | | |----------------|-|----|-|
|范|9 | |2 | | | | |
|流| |制定并实施统 | |较好地执行新的统计制度 |3| | |
|程| |一的工作流程 | | | | | |
| | | | |----------------|-|----|-|
| | | | |建立规范的失业保险金申领发 | | | |
| | | | | |3| | |
| | | | |放程序,管理和服务效率高 | | | |
|-|--|---------|--|----------------|-|----|-|
|规| | | |制定并实施就业管理、失业管 | | | |
|范|9 |制定并实施统 |2 |理、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劳 |2| | |
|流| |一的工作流程 | |动事务代理等就业服务的相关 | | | |
|程| | | |制度和具体工作流程 | | | |
---------------------------------------------

五、机制建设(计10分)
---------------------------------------------
| | | | |评分办法(每一评分项目,全部 | |
|内|序 | |标 |达到要求的给分,部分达到或未 | 检查评估 |
|容|号 | 目标 |准 |达到要求的,不给分) | |
| | | |分 |------------------|------|
| | | | | |分| |得|
| | | | | 评分项目 | |扣分原因| |
| | | | | |值| |分|
|-|--|---------|--|----------------|-|----|-|
| | | | |劳动力市场建设列入当地经济 | | | |
|规| |制定劳动力市 | |和社会发展规划 |2| | |
|划|1 |场建设中长期 |3 |----------------|-|----|-|
|目| |规划和年度工 | |制定劳动力市场建设中长期规 | | | |
|标| |作目标 | |划和年度工作目标 |1| | |
|-|--|---------|--|----------------|-|----|-|
| | | | |在综合服务场所和基层服务网 | | | |
| | | | |点实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 |2| | |
|一| | | |失业保险、职业培训一条龙服 | | | |
|条|2 |实行一条龙服 | |务 | | | |
|龙| |务 |3 |----------------|-|----|-|
|服| | | |建立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失 | | | |
|务| | | |业保险、职业培训有机结合机 |1| | |
| | | | |制 | | | |
|-|--|---------|--|----------------|-|----|-|
| | | | |建立工作人员考核评比制度 |1| | |
|激| | | |----------------|-|----|-|
|励| | | |实行工作人员业绩与待遇挂钩 | | | |
|竞| |建立劳动力市 | |竞争机制 |1| | |
|争|3 |考核评比制度 |4 |----------------|-|----|-|
|机| |形成竞争机制 | |获省、部级荣誉称号2分,获 | | | |
|制| | | |省主管部门、市政府及有关部 |2| | |
| | | | |门荣誉称号1分 | | | |
---------------------------------------------

六、社会反响(计10分)
--------------------------------------
| | |评分办法(每一评分项目,全部 | |
| |标 |达到要求的给分,部分达到或未 | 检查评估 |
| 目标 |准 |达到要求的,不给分) | |
| |分 |------------------|------|
| | | |分| |得|
| | | 评分项目 | |扣分原因| |
| | | |值| |分|
|-------|--|----------------|-|----|-|
| | | | | | |
| | |能够完成年度就业目标 |1|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试点前投诉率逐年递减50% |2| | |
| | | | | | |
| | |----------------|-|----|-|
|劳动力市场服 | |比试点前求职人数逐年递增 | | | |
|务手段和工作 | | |1| | |
|方法有明显改 | |30% | | | |
|善,服务质量 |10|----------------|-|----|-|
|和效率不断提 | |比试点前有效空岗信息逐年递 | | | |
|高,得到社会 | | |2| | |
|的承认 | |增30% | | | |
| | |----------------|-|----|-|
| | |随机抽查20名求职者满意率 | | | |
| | | |2| | |
| | |达60%以上 | | | |
| | |----------------|-|----|-|
| | |随机抽查20家用人单位满意 | | | |
| | | |2| | |
| | |率达60%以上 | | | |
--------------------------------------

七、评估结果
--------------------------------------
| | |基础建|劳动力市|市场|就业服务 |机制|社会|
| | 项 目 | |场信息网| | | | |
|评估得 | |设情况|络建设 |管理|与失业保险|建设|反响|
| |-------|---|----|--|-----|--|--|
|分情况 |标准分|200|25 | 50 |25| 80 |10|10|
| |---|---|---|----|--|-----|--|--|
| |得分 | | | | | | | |
|----|-------------------------------|
| | |
|评估结果| |
|及其总 | |
|体评价 | |
|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

深人社规〔2012〕7号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深府函〔2012〕99号),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劳动者技能就业和技能成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技能人才支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了《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实施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非全日制技工教育是指技工院校利用本校办学资源,在全日制技工教育的课余时间内,开展以新成长劳动力和用人单位在岗员工为主要对象,以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双证书”为特色,以培养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中高级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一种职业技术教育形式。

  第二条 非全日制技工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升技能、服务经济、促进就业为宗旨,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坚持高端引领、多元培养、内涵发展的教育方向,坚持工学结合、能力为本、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第三条 本市技工院校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和学校实际能力,开展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

  第四条 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统筹指导全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工作,协调解决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第二章 教学管理

  第五条 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第六条 弹性学制是指修业年限可以伸缩的教学模式。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学分衡量学业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必须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管理按照《深圳市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学分制管理办法》(深人社规〔2012〕8号)的规定实施。

  第七条 技工院校自主招生和负责培养。鼓励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开设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非全日制技工教育专业。

  第八条 学校应根据非全日制学生的特点,制订针对性强、灵活可行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创造工作、学习两不误两兼顾的学习环境。

  第九条 技工院校应加强非全日制技工教育教学的软硬件建设,重点建设与非全日制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并逐步实现教学资源、教学、教务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

  第十条 非全日制学生课程成绩考核由校企合作双方按教学计划规定,采取过程化考核、校企双评价考核等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方式进行。

  第十一条 技工院校应制定实施学分制条件下的学生管理、行政管理与后勤保障制度,增强服务学生意识,加强后勤服务保障。

第三章 学籍管理

  第十二条 参加非全日制技工教育的人员应当具备初中毕业及以上学历,参加技师学院预备技师班的学员应当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

  初中毕业及以上学历人员应当提交毕业证书,具备同等学历的人员由招生学校组织测试,经学校审核同意后,发出《录取通知书》。

  第十三条 学生按季度入学,入学时间为每季度最后一个月。

  第十四条 技工院校应加强非全日制学生学籍管理工作。非全日制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到学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由学校按照规定登录深圳市技工院校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学生进行学籍注册。

  第十五条 非全日制学生毕业应达到技工院校全日制学生相应专业的毕业要求。

  非全日制学生修满本专业规定学分并获得相应级别职业资格证书,方准予毕业,获得相应等级的毕业证书。

  非全日制毕业证书每年六月、十二月发放,证书应当注明“非全日制”字样。

第四章 质量评价

  第十六条 技工院校应当建立非全日制技工教育教学质量督导监控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学生教学质量应当达到学校相应专业全日制学生教学质量要求。

  第十七条 技工院校建立与非全日制学生学习特点相适应的学分制质量评价机制。学校教师、企业相关人员、学生三方应当参与评价。

  第十八条 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组织或者委托中介组织对技工院校办学状况和非全日制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 非全日制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按规定申请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补贴。

  第二十条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全日制技工教育毕业生中的在岗员工可根据深圳市积分入户政策规定享受积分。

  第二十一条 鼓励用人单位对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全日制技工教育毕业生,参照大专毕业生待遇确定其工资水平。

  第二十二条 取得预备技师证书的非全日制技工教育毕业生工作满两年后,可申报参加技师资格综合评审,合格者按规定发给相应的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三条 开展非全日制技工教育的技工院校应制定专门政策,在场地、设备、师资、经费和管理等方面支持非全日制技工教育工作。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